黄骞 封面新闻记者 谢杰鳄鱼配资
“川善治”,是今年中央社会工作部、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的2024年度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典型案例,也是全国46个案例中,唯一以整省(区、市)为单位推介的案例。
在全省“川善治”千村激励计划省级调训班上,四川共有291个村庄,获得了“川善治”千村激励计划“综合善用奖”。其中,南充市有5个县(市、区)的13个村获得24个奖项,得到11.8万元激励资金。
共兴镇李家湾村获“书记议事”群策群力奖鳄鱼配资。(拍摄:黄骞)
共兴镇李家湾村获“书记议事”群策群力奖,潆溪街道余家坝村获“积分制”共建共享奖…… 7月盛夏,记者实地走进顺庆区潆溪街道余家坝村、双桥镇凤凰村、共兴镇李家湾村、金台镇制笔村等入围村,看入围“川善治”千村激励计划背后,数字化治理如何绘就和美乡村新图景。
潆溪街道余家坝村,获得的是“积分制”共建共享奖。
“陈书记,你们村这‘川善治’积分制抓得实!”7月15日,顺庆区农业农村局干部将 “‘积分制’共建共享奖” 奖牌送到余家坝村党总支书记陈时全手中。这份荣誉,正是该村以积分制激活乡村治理的生动注脚。
潆溪街道余家坝村获“积分制”共建共享奖。(拍摄:黄骞)
村委会积分兑换区里,大米、食用油等生活用品整齐排列,都是村民用积分兑换的 “硬通货”。该村以100分为基础分,构建爱国守法、产业发展等五大类积分体系,将村民日常表现量化为积分,让“软约束”有了“硬指标”。
打开“川善治”微信小程序,余家坝村以“五星村庄”位居全市第二、全区第一,550名认证村民的数据清晰可见。平台“积分制”“村民说事”等栏目高频更新,“积分排行榜”实时刷新,邻里间比学赶超,参与热情高涨。
“积分明细、兑换记录一目了然,大家参与建设的劲头更足了!” 陈时全说。如今垃圾分类、义务巡逻等事,已从“干部干、群众看”变为“大家议、共同干”,矛盾少了,环境好了,村民日子更舒心。
依托 “川善治”,余家坝村把“积分账”算成“治理账”“幸福账”,也给顺庆乡村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数字化样本。
据了解,顺庆区紧跟数字化治理的时代浪潮,将创新乡村治理模式作为突破口,深耕“川善治”数字化平台的推广与应用,推动乡村治理效能持续跃升。
目前,该平台已实现全区111个村庄全覆盖,认证村民超1.5万人,服务惠及3万余人。通过构建“遵规守约表现与实物奖励挂钩”的激励机制鳄鱼配资,村民的自我管理、自我教育、自我约束能力显著增强,一幅“乡风文明、和谐有序”的和美乡村新画卷正徐徐展开。
天创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